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

规划引领 统筹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丨谋划创新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创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10-20   编辑:系统管理员 浏览:19
谋划创新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创新活力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规划系常务副系主任 王纪武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创新”成为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发展规律的城市工作首要内容。我省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经济活力保持持续稳定势头,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一批创新企业崭露头角。根据“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的会议精神,我省城市应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载体,谋划创新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创新活力。
  (1)完善规划发展目标与方式,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既是创新发展的组织机制,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的“三重螺旋模型”,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即产、研、政)协同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机制。“政”通过制定实施创新政策起到了支持创新活动、架构“产”“研”协同关系、提升创新要素配置绩效的关键作用。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空间政策,这就要求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研究并总结浙江的成果经验,找准城市创新发展的空间规律,为聚焦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空间规划提供实践方法。因此,需要将“创新政策”与“创新空间发展”相结合,积极总结我省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明确创新政策对创新空间发展的驱动作用特征以及创新空间发展的时空规律,将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目标、技术体系相结合,确立基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并积极开展相应的系统性城市创新空间规划。
  (2)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开展低空空域的空间资源规划。
  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的存量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一种潜在的、规模巨大的空间资源正在显现——低空空间资源。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发展的综合型经济形态。其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低空空域系统性规划、开发与利用来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目前,我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空域将从“天然存在的公共资源”转变为“亟需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的重要战略空间资源”。浙江省具有低空经济发展与低空规划利用的科技、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并在多地开展了大量的低空利用实践。然而,相较于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低空空域规划理论探索与实践明显单薄。因此,为实现空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保障低空空域的有序利用,需要开展低空空域资源评估与空间适配理论、低空空域与地面空间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低空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适配机制、低空空间治理体系与规划管控创新等相关研究。这不仅响应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还对优化我省城市建成环境的功能机制、赋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聚焦城市更新重心,谋划创新城区的规划更新建设。
  近年来,浙江省与各地市积极落实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并出台了大量有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和城市更新规划的政策措施。城市更新不仅关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民生改善,更是重构城市功能机制、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指引下,浙江省的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为“创新城区建设”提供了充分必要性与实践土壤。创新城区是将创新发展和城市生活有机结合的空间模式,是实现可持续、有活力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将“存量优化利用”和“创新驱动发展”向结合,即存量治理的“问题导向”和创新发展的“目标导向”相结合,积极开展创新城区的更新规划与建设。兼顾当前城市更新中的堵点和难点以及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空间规划创新、治理机制突破、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文化融合等路径,利用存量资源,植入创新要素,实施多目标融合的城市更新,积极促进创新城区的规划与发展。
  (4)创新空间规划方法,实施创新空间的专项研究与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以一定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指引的空间资源要素布局,用地空间既是城市复杂巨系统的载体,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目前,浙江省在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各类创新园区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规划建设,但仍需进一步通过创新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创新空间需求的系统性融合,保持城市创新发展活力。这就需要将创新空间规划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体系之中,并与各类专项规划实现积极衔接,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创新引领城市发展、创新发展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应积极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空间发展规划”的专题研究或专项规划,如多尺度创新空间识别与分布格局、建成环境对创新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创新空间规划传导实施体系研究等。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和规划方法的创新,统筹利用、系统布局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并实现我省城市的高质量创新发展。